作者: 李佳艾
时间:2020-02-07 浏览: 32 次
炽热的民魂——读《红星照耀中国》有感
“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,唯有它发扬起来,中国才有真正的进步!”
——题记
1936年,一位30岁的外国记者斯诺,怀揣着对中国***战争的种种好奇和疑问,冒着生命危险,来到红色战区,与红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苦岁月。他用中立、冷静而又不失幽默的笔触还原了最真实的***斗争。
在书中,千言万语离不开主题--红。红是什么?是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?还是少先队员脖子上的红领巾?还是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?我在«红星照耀中国»这本书里找到了答案--民魂。
实在无法想象,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一副黑暗凌乱的场面:地主和军阀残害老百姓、连年的饥荒让百姓民不聊生,GCD和国民党同为中国人却打得不可开交……在这种环境下,民魂的发扬显得格外重要。“打倒吃我们肉的地主们!”“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们!”“中国***万岁!”“中国红军万岁!”为了解放老百姓,解放中国,无数***烈士高喊着慷慨激昂的口号,宁死不屈,英勇就义;面对大渡桥和大草地等等在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毫不畏惧;面对兵强马壮的国民党四次全力围剿能屡屡大捷……民魂就在无形之中产生了。有了民魂,各地老百姓忍着饥饿将仅有的食物给予红军;受到民魂的感召,越来越多的人投身***事业,为祖国的统一贡献力量。
作者在书中写道:“中国GCD的***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,且必将照耀全中国。”终于,红星发出的耀眼光芒照亮了全中国。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成立了!民魂的发扬,预示着GCD的胜利,奠定了新中国的发展。
21世纪的中国,脱胎换骨,从形销骨立变得繁荣富强。岁月不但没有使民魂在无形之中渐行渐远,还越发清晰地烙在人民的心底。不仅有军人,在大众视野的背后,依然有一批坚定的人,他们为祖国的安定昼夜忙碌,为国家的富强不断奉献。已逝的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,“中国航天之父”钱学森等博学多才的科学家,他们对国家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们终是为国家的民魂发扬做出无限的努力。
红星一直在照耀中国,它定将更将辉煌!身为祖国的接班人,我们要好好学习,让这颗红星永远闪耀,让民魂永远烙在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中!